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: inc_top.htm
当前位置:重庆康华医院 > 护理之窗
护理工作一、二、三事分享

岁月如梭,转眼间又是一年毕业时。从毕业到现在,我已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干了20多年。回首往事,五味杂陈。尤其是工作中的第一次,现在想起,依旧百感交集。有三个“第一次”让我感悟颇深,现与大家一起分享。

第一次急救“癫痫患者”

工作时间:第一年

地点:普外科

早晨5至6点,是我们后夜班护士执行各项护理治疗的时间:抽血、测血压、体温、术前准备……正当我忙碌时,突然,一声惊呼在病房内响起:快来人啊!医生救命啊!

凄厉的叫声吵醒了部分还在沉睡的患者。怎么回事?伴随着声音的来源,我立即跑到某个病房中,发现一名中年男性瘫倒在地上,手足抽搐,嘴角冒出白色泡沫,旁边的家属吓得不知所措,顿时我的脑海中冒出两个字:癫痫?

还未深思此判断是否正确,我立马就拿来压舌板,指挥其家属把患者平卧在地上,利落地把压舌板插到了患者口中,并叫闻讯过来帮忙的早帮班护士通知值班医生。

经医生诊断:此患者是因“车祸导致脾挫裂6小时”收治入院,曾有头部外伤史及短暂昏迷史,此次发病是急性癫痫导致,经过急救及对症治疗后,该患者2周后好转出院。

事后,和我一起协助急救的早班护士崇拜地对我说:小孙,厉害哦,要是我就不知怎么办了。护士长及值班医生也表扬我:不错,虽然工作时间短,但是反应够快。

为此我很是得意,但现在回头看看,真有“出生牛犊不怕虎”的感觉。这次经历后我总结了几点经验:一定要做好院感,避免交叉感染;二是紧急情况下仍要遵照急救流程,熟练掌握急救措施,这样你才能遇事不惊,游刃有余。

第一次 “灌肠”

工作时间:第二年初

地点:普外科

灌肠很难吗?的确,灌肠是在校护士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护理操作,但是在20多年前,它却不是基本的操作技能,不需要人人考核过关。

所以啊,工作不久,我就闹了个大笑话。那天,我上责1班,23床患者4天未解大便,医嘱予临时肥皂水灌肠。接到医嘱后,我立即准备用物、核对患者信息、解释、选择合适卧位、排气,一系列的工作完成后,我开始操作。当我把肛管插到患者肛门时,问题来了:怎么插也插不进去,患者疼的直皱眉,一直询问啥时候能好。而我则满头大汗,手也不自主地发抖。奋战了2分钟,终于肛管成功,患者和我都松了口气。灌肠完毕回到护士办公室,我独自嘀咕:“23床患者真是的,这么难弄,自己不配合那么紧张,还一直说我”。

“你说啥呢?”听到我的话,旁边的某位高年资护士随口问我,我就把灌肠的经过告知了她。听完后,她严肃地说:“小孙,这就是你的不对了,你应该在肛管外面涂一些肥皂水或者石蜡油,这样可以起到润滑作用。直接插入会让患者觉得不舒服或疼痛。”

哦!是这样。原来,以前学校培训时使用的肛管是硅胶材质的,质地较软,消毒后可反复使用,对患者肛周皮肤黏膜的损伤较小,患者接受度高,即使不使用润滑剂也可以顺利插入;而临床上在用的肛管是一次性的塑料材质,质地较硬,如果硬插的话容易造成肛周皮肤黏膜损伤,需加用点润滑剂才能顺利插入,这样才会减轻患者不适。所以,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,就要加强学习,这样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才不会闹笑话,护患间的关系才会更融洽。

第一次遇到“粉红色泡沫痰”

工作时间:第三年

地点:心内科

那是一次值后夜班,巡视病房,发现一名女患者坐在床边不停咳嗽,一边咳嗽一边把擦完痰液的餐巾纸随手扔在地上,看到地上丢弃那么多餐巾纸,我就随口说道:“阿姨,垃圾最好扔在垃圾桶内,否则病房环境太脏了。”

没等我说完话,该患者一边咳嗽一边说:“我实在是控制不了啊!刚咳完又咳,一个晚上就是这样。”听着患者的解释,我感觉有点不对劲。

评估患者有点气急,说话的那点儿功夫就气喘,再看看患者咳出的痰液颜色有点异常:不是白色的,也不是红色或者是暗红色的,而是淡粉红色的。我心中没准,想起老护士平时传授的经验:“当你值班不知怎么办时,就叫医生”。所以我就立即通知了值班医生。

经医生评估后诊断患者是急性左心衰竭发作,接下来强心、利尿、吸氧、心电监护,采取了一系列急救措施。

等到患者病情稳定下来后,我询问值班医生是否以前也曾遇到此类情况,但医生的回答也是第一次,仅在书本中学过,真正见识也是第一次。

事后,我查看相关书籍才知晓:急性左心衰竭是由于心脏瓣膜疾病、心肌损害、

心律失常、左室前后负荷过重,导致急性心肌收缩力下降,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,排血量下降,从而引起以肺循环淤血为主的缺血缺氧、呼吸困难等临床症候群,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就是其临床表现之一,是由于液体从毛细血管渗透至肺间质或肺泡所造成的。

经历此事,让我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实践论证,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。

上一篇: 护理工作中决不能省的环节
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: inc_footer.htm